易车
浏览易车国际站
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,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。
1365
大家都说2024年是熬过去。
因为这两年的变化,之于行业来说是惊天地的,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%,年产销突破1000万辆,燃油车的市场被新能源慢慢蚕食,操控意义上的速度与激情,被私乘意义上的舒适与智能蚕食,传统车企不曾想过,转型的节奏要走的如此迅猛和精准,才能追得上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;
曾经山头林立的造车新势力,用惨痛的代价验证着电动化不等同于智能化,哪怕再顶的产品力,如果没有能说会道的大老板,就要营销口儿的大预算帮着打辅助,走稳健前行的长期主义固然没有错,但不兼顾短期主义尽快把钱揣兜里,就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,走着走着就得散。
但无疑,2024年也是精彩的。
比亚迪破釜沉舟似掀开价格战,不给同行留退路;华为小米横空出世,销量和声势打了传统车企一个错不及防;智驾元年,造车起家纷纷填大把预算入局AI,而趋势之下,智驾企业皆硬气,家家都有了冲击IPO的底气……百舸争流,奋楫者先的势头有了,千帆竟发,勇进者胜的画面感有了,汽车圈就这么你追我赶的燃起来了。
诚如我是个码字的,讲故事要写得明白啥是起承转合,开端得够炸裂、申述得够详尽、转折得够阴间、结句要值得回味,其实这2024年的汽车圈就像个故事,顶着满脑袋的黑人问号读故事,永远也猜不到故事的脉络要往哪里拐。
故事的开头,是798的比亚迪秦。
2023年的价格战余温未退,只是那一场价格战,积极应战的更多是燃油车……当年不少开出去是面子工程、是抬高身价的B级车,降到这么平易近人的程度,估计不少人都得看着自家来不及焕新的老伙计,感慨一句利润空间是真大,早些年的车企躺着挣钱。
降价势必会迎来销量的爬坡,但说到底市场份额就那么大,多买一辆这家的,那一家就少卖一辆,随着动力电池的采购价腰斩,这价格战火就屠到了新能源,起初是玩儿起了油电平权的文字游戏,但7.98万的比亚迪一出,价格战迎来了砸锅卖铁的大高潮,一天之内九家品牌揭竿而起,最高降价幅度小五万。
电比油低,彻底拖垮了风光多年的燃油车。
四月这个时间节点,需要敲黑板记重点,国内新能源的渗透率首次突破50%,且在往后的时间里,雷打不动的稳在了50%,而比亚迪秦这类专注性价比车型的降价,就像蝴蝶振翅,效应到了豪华品牌BBA,经销商们无钱可赚只能反向逼宫,迫于压力的百年豪华们不得已先后宣布退出价格战。
同一时期,小米汽车崛起。
雷军带着他用尽家底,最后一次创业的作品——小米SU7,闯进大家的视野当中,而小米汽车的火爆应该怎么形容呢,大抵就是至今谁都无法复刻的火爆,且不说销量爆单的天选开局,雷军自带流量,从幕后来到了台前,一盏聚光灯、一个PPT、单枪匹马一个人,就顶了车企全年营销KPI,给传统车企来了一波降维打击。
见到了车企老板现身说法的红利,明白了有流量才有销量的奥义,知道了要想让大家消费,得先让大家知道你是谁的道理,大批大批的企业家们走下高台,亲民的坐在摄像机前,聊行业、聊产品、聊品牌故事,给吃瓜群众们攒点儿利于传播的视频素材、闲暇时间与社畜同乐的开直播分享生活,结果都是差点儿意思。
可能搞事业是门玄学,雷电将军命中注定就要做电车。
唯独能和雷军能掰一掰手腕的,只有个华为余承东,一句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道不尽华为被封锁时的许多愁,但一句“遥遥领先”却道尽了华为不造车,但还能造挺好的强,时至今日,华为四界皆已归位,对此我只有一个疑问,华为注册的“仙界”和“天界”商标是准备给谁用的,这命得多硬,才能扛住这么狠的车?
流量背后必有争议。
小米汽车和华为四界的走红,也促成了不少爱车和造车人士的意识觉醒,小米销量的火爆,究竟是靠雷军的人格魅力、还是小米的流量红利,是靠过硬的机械素质,还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……但这是个无解的问题。
你硬要让我对众多品牌的核心技术论个高低,我只能说这就好比吉利和比亚迪,掐的热火朝天的发动机热效率,于行业来确实寸土必争,小数点后几位都不能让,但从日常用车的场景来说,46.1%和46.06%对你来说,真的大同小异。
就好比你如果把自己当做时代弄潮儿,那小米汽车就是一件超级时尚大单品,你如果定位自己是居家必备好男人,那理想L789和问界M579就是一枚好爸爸勋章,那饱读诗书气自华的看看BBA、沉稳务实理工男看看极氪蔚来小鹏……说句大不韪的题外话,买车这事儿,技术半斤八两,主要还是品牌认同。
时间来到下半年,巴山楚水凄凉地,responsibility。
高合到最后也没等来盘活自己的接盘侠、科技感拉满的极越,最终还是成了资本的弃子、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,至今还在生死边缘徘徊不定,随着2024年的落幕,不少盛极一时的新势力车企也黯然收场……
老实说,第一次在车展见到高合的样子,我至今还历历在目,是真的炫酷,一双精致的鸥翼门在聚光灯下跳舞,有那么一刹那,我真的觉得颜值老实巴交的中国车,终于站起来了。
而极越最出圈的瞬间,就是那只每年车展,都会吊在顶上的巨大神之手,咱也不知道是左手还是右手,但指尖点在C位车的顶棚上,是真科幻,来自未来世界的科幻。但这很可能也说明了一个问题,死得快的,都是爱跟你玩概念的。
造车新势力的落幕,其实是一种缩影,大家兜里钱紧的缩影……毕竟旱的旱死、涝的涝死的情况愈发明显了,汽车圈里不玩命,旱涝保收的期望就是奢望,车企们也在努力的调整、收缩、自救,诚如曾经风光无限、人送外号国产之光的钢炮领克被极氪收编,曾经不愁销量的本田日产,在商量着怎么合并报团取暖,连一向高冷的雷克萨斯也被屡屡传出要国产。
故事的最后,是2024年的收官。
燃油车在销量面前,还是哑火了,而走在大势上的新能源,你已经很少能听到他们谈驾控体验、谈私乘舒适了,他们说着外行人听不懂、哪怕汽车人也得顺应时代深琢磨的固态电池、端到端、基座模型、高阶智驾、纯视觉方案……时代变了,迎来了波澜壮阔的智驾元年。
这一年,是我汽车圈搬砖生涯的第五年。
尽管大家走的一样难,但时感何其有幸、与有荣焉……其实若干年以后,再去但回顾这两年的汽车圈,说不准会油然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欣慰感,因为某种意义上,我们成了一个个见证人,见证了汽车行业之飞速发展、见证了日新月异之巨大变化,并以一砖一瓦一片叶的形式,参与着多年之后,这段一定会被载入汽车史册的变革时刻。
而变革注定艰难。
我从不唱衰2025年,尽管在这新的一年中,销量之争势必更加箭弩拔张、技术深耕和产品迭代会更加的势头迅猛,企业会下定决心对自己动兴利除弊的刀,而时代的浪潮会再次淹没一批人,也会有一批人跨过重重阻碍,继续留在桌上吃饭……狭路相逢勇者胜,我们留些悬念,待到2025年结束,再提笔聊聊勇者们的故事。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